? ? ?11月17日,玉山博物館報告廳內(nèi)人頭攢動,掌聲不斷,反響熱烈。該館負責人毛傳壽在這里以《玉山考棚與童生試》為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許多觀眾、科舉文化愛好者慕名參加活動。
? ?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王朝通過設立各種科目公開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被學者稱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玉山作為一個文風盛行、人才輩出的文明古邑,留存著許多科舉制度文化遺存,其中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山考棚。玉山考棚經(jīng)歷了怎樣的滄桑變化?建筑風格、結構、形制有哪些獨特之處?玉山考棚是哪一級考試的場所?童生試作為科舉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如何進行的,有哪些規(guī)定?結合多年研究,毛傳壽給觀眾朋友帶來了一堂內(nèi)容豐富的科舉歷史文化課,讓大家對玉山考棚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對童生試的很多疑問有了明確的答案,收獲頗多。
? ??
? ?毛傳壽從“科舉制度歷史、江西舉業(yè)概況、考場形制與玉山考棚歷史、童生試——古代“高考”、生員地位、生員錄取名額、歲考和科考、生員的權利和義務、各地考棚建筑和社會影響”等10個方面,為大家介紹了玉山考棚的歷史、清代“高考”——童生試是如何進行的等相關知識。并對玉山考棚今后如何利用、如何展示科舉歷史文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 毛傳壽用詳實的史料、通俗易通的語言,闡釋科舉歷史,著重講述童生試縣試的資格要求、考試準備、過程、內(nèi)容、錄取和發(fā)榜。就社會上對玉山考棚存在的容易被人誤解的“考試時間、座位編排”等問題做了詳細解答。
? ??
? ? 這場講座歷時近2個小時,讓觀眾增長了科舉歷史文化知識,尤其是對“童生試”有了全面的了解。精到的講解,讓觀眾受益匪淺。觀眾對講座高度評價,紛紛表示,聽了這個講座,提高了對國保文物玉山考棚的認識和保護意識,深受教育。授課時間雖短,但內(nèi)容卻穿透了歷史時空,見證了中國科舉制度在歷史長河中璀璨光芒!講座內(nèi)容豐富,是一次難得的文化大餐。
? ? ? 部分觀眾因工作未能現(xiàn)場聆聽講座,倍感遺憾!為滿足他們的要求,玉山博物館將制作講座錄像視頻,供大家觀看。